感受丰盛的古韵
文/赵瑜
【资料图】
巴南区丰盛古镇,美丽、朦胧又神秘的巴县老院子;历史悠久的碉楼,眺望丰盛全景;背景的彩色森林,云雾缭绕,像神仙居住的地方。最美五月,天高云淡,我从南坪驱车直奔丰盛古镇,走进场口,我被古色古香的气韵迷惑了眼睛。
我们坐在古镇的老茶馆,啜一口盖碗茶。清晨的雾气刚散,此时的老街更像一个淡妆旗袍美女,无言之中显出她奇妙的韵致。这样一个古镇,让人有些琢磨不透,琢磨不透为什么历尽沧桑,她仍是那样清新婉约,有一种质朴又无法复制的美。
丰盛古镇安静得像一个世外桃源。给人的模糊影子是黄土色,无论老房子还是老院子,都是土黄色木墙,错落地在淡淡的阳光下,仿佛还保持着多年前的旧颜。吸引我的首先是古镇的地面,一块块的石头被岁月的脚步磨得光滑发亮。完整的石板街有福寿街、十字街、半边街。古镇有小桥,桥下是荷塘,睡莲已经开了,摇曳着初夏的风情;有建筑,是古老的木雕技艺,孤独而绝美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;有小店,门口叮叮作响的挂饰,或者琳琅满目的手工编织品,无一不传出一种浓郁的怀旧气息。
在这里,我仿佛踏进了历史的画卷,顿时有穿越时光的错觉。
我遥想着几百年前的热闹非凡。丰盛镇始建于宋朝,在长江南岸20公里,东距朝天门码头40公里,是巴南、涪陵、南川三地交界处,所以旧时称为“一脚踏三县”。明清时因商贸发达而“兴场”,号称“长江第一旱码头”。昔日,往来行人、马帮途经这里歇脚,逐渐孕育了烧茶水、做饭菜、住客栈等需求。随着时间的推移建房开铺,沿线生意也越来越红火,最终形成喧哗热闹之地。每到赶场那一天,市集上百货皆聚,应有尽有。村民三五成群地从附近村庄赶来,有买有卖,趁便约亲友办些事。去凑热闹,喝茶聊天,乡邻大事、百家人生尽在场上。丰盛古镇呈“回”字格局分布,建于平原众阜“九龟寻母”间。其东、西、南、北四方均有通衢场口,即涪陵场口、南川场口、木洞场口和洛碛场口,场口设有昼开夜闭的栅子门。古镇周围还有奇石珍品“紫云响石”“地下钱塘”“地下迷城”溶洞群,以及延绵数里的“彩色森林”等地质奇观和自然景观。清乾隆《巴县志》载曰:“丰盛乡,世称封门,位平原众阜之中,大镇也”。
岁月的风沙并没有掩盖大镇的光芒,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近乎完美地保存下来。如今的丰盛古镇华丽重现,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、国家文物局命名为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”。
镇上有不少“巴县老院子”,规模宏大,呈现“口”字形、“日”字形、“器”字形的四合院布局,雕刻精美,占地较大。许多还配有碉楼,由黄泥、石灰和糯米粉混合浇筑而成,成为研究巴渝文化的重要载体。当我们走进古镇标志性建筑“十全堂”,不禁惊艳惊叹。这里原为富甲一方、声名显赫的刘氏乡绅刘祝山的商邸,亦是过去丰盛商贾聚首的商会会馆,是当地有名的“大宅门”。“十全堂”的建筑豪华大气、木雕众多,是巴渝传统特色,但内设个别布局亦有中西合璧之感。院子里花草茂盛,鱼戏莲叶,摆有清代家具、木水车、石缸、木轿子等老物件。走上二楼,居然还有一个秘密的后花园依山而建,小桥流水,别有洞天,令人感叹此建筑设计之奇妙。
十全堂的碉楼是古镇的至高点。我们从狭窄到仅一人能走的楼梯上去,视野豁然开朗,这里能看到整个古镇的风光。极目远眺是巴南山水,近处是古镇的青砖瓦房,摩肩接踵,能看到或圆或方的空间里,一幅幅流动的生活景象,充满温暖的烟火气。
逛丰盛古镇,不去淘点特产可谓遗憾。街两边全是小店,形形色色,错落有致。在这样一个散淡的早晨,忽然看见那些儿时爱吃的川渝特产零嘴,恍惚中真像回到了久远的年代。老咸菜、阴米酥、手工糍粑、炒黄豆、炒花生,一路吃下去,快乐得像小时候过春节。在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十字街,有家老字号“四合胡豆”,据说传承了六代。“四合胡豆”的老板姓刘,从18岁开始就跟着父辈学做“怪味胡豆”,至今已经快30年了。他家的“怪味胡豆”没有加任何化学添加剂、防腐剂,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。从泡豆子、油炸、制糖衣、拌佐料、包糖衣、晒干,一步都不马虎。吃进嘴里,满是儿时的味道,麻辣回甜,香脆不油,停不下来。
游丰盛古镇,一路都有村民自豪地说这里是长寿之镇,据说这里90岁以上的老人有一百多名。以前有位田乡长,是丰盛古镇的首任乡长,德高望重。他也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、大善人,场镇上的人们对田乡长割肉救父的故事至今仍津津乐道,感动着后辈。所以丰盛古镇也是“孝善之乡”,有孝善协会,传播着孝善文化。在这里,邻里互助,孩子孝顺,老人长寿,生活幸福。在那一瞬间,我忽然明白了古镇吸引我的地方不只是古老的建筑、美丽的风光,更是它深厚的文化底蕴、传承的淳朴乡情。每一个来这里的人,游走在有几百年历史的青石板路上,身心都能被蕴藏其间的馥郁灵气所浸润。
丰盛,你的古韵悠悠,一直在我心中挥不去地袅绕!
(作者供职于南岸区文联)
版面欣赏
编辑:朱阳夏
责编:陈泰湧
审核:冯飞
标签: